聚丙烯酰胺(PAM)和聚合氯化鋁(PAC)的配比需要根據具體的水質情況和處理要求通過實驗來確定,以下是一些一般性的指導原則:
一、影響配比的因素
水質特征:
濁度:如果原水濁度較高,需要增加 PAC 的投加量以增強電中和作用,同時適當調整 PAM 的用量來提高絮凝效果。例如,濁度在 100 NTU 以上的高濁度水,PAC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50 - 100 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.5 - 2 克。
pH 值:水質的 pH 值會影響 PAC 和 PAM 的作用效果。PAC 在酸性和中性條件下效果較好,而 PAM 的性能在較寬的 pH 范圍內相對穩(wěn)定。如果水質偏堿性,需要先調節(jié) pH 值或適當增加 PAC 的用量。例如,對于 pH 值為 8 - 9 的堿性水,PAC 的投加量需要比中性水增加 10% - 20%。
有機物含量: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時,PAC 和 PAM 的用量都需要增加。PAC 可以去除部分有機物,而 PAM 有助于將有機物與其他顆粒一起絮凝沉淀。例如,對于含有大量有機物的工業(yè)廢水,PAC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80 - 150 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1 - 3 克。
處理工藝:
沉淀工藝:如果采用沉淀工藝處理水,PAC 和 PAM 的配比需要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形成較大的絮體,以便快速沉淀。一般情況下,PAC 的投加量相對較高,PAM 的用量較少。例如,在沉淀池中處理城市生活污水時,PAC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30 - 60 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.5 - 1.5 克。
過濾工藝:在過濾工藝中,PAC 和 PAM 的作用是形成易于被過濾介質截留的絮體。此時,PAC 的用量可以適當減少,而 PAM 的用量需要增加以提高絮體的強度和穩(wěn)定性。例如,在砂濾池中處理飲用水時,PAC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20 - 40 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.8 - 2 克。
目標處理效果:
出水水質要求:如果對出水水質要求較高,如用于飲用水處理或工業(yè)高純水制備,PAC 和 PAM 的用量需要控制,以確保去除盡多的污染物且不引入新的雜質。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進行多次小試和中試來確定更好配比。例如,對于要求嚴格的電子工業(yè)超純水制備,PAC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10 - 30 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立方米水 0.2 - 1 克。
污泥處理要求:在污水處理過程中,產生的污泥也需要進行處理。如果要求污泥脫水效果好,需要調整 PAC 和 PAM 的配比以形成緊密的絮體,便于脫水。,在污泥脫水過程中,PAC 的投加量相對較低,PAM 的用量較高。例如,對于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污泥脫水,PAC 的投加量在每噸干污泥 5 - 15 千克,PAM 的投加量在每噸干污泥 0.5 - 3 千克。
二、確定配比的方法
小試實驗:
準備不同濃度的 PAC 和 PAM 溶液。例如,可以分別配制 PAC 濃度為 5%、10%、15% 的溶液,以及 PAM 濃度為 0.1%、0.2%、0.3% 的溶液。
取一定體積的原水水樣,如 1 升,分別加入不同量的 PAC 和 PAM 溶液,觀察絮凝效果??梢詮牡蜐舛乳_始逐漸增加藥劑用量,記錄下形成良好絮體時的 PAC 和 PAM 用量。例如,先加入少量 PAC 溶液,如每升水 1 毫升 5% 的 PAC 溶液,然后再加入不同量的 PAM 溶液,如每升水 0.1 毫升、0.2 毫升、0.3 毫升 0.1% 的 PAM 溶液,觀察絮凝情況。
根據小試結果,確定大致的配比范圍。例如,如果在小試中發(fā)現(xiàn)當 PAC 用量為每升水 30 毫克,PAM 用量為每升水 1 毫克時絮凝效果較好,那么可以將這個配比作為中試的參考范圍。
中試實驗:
在實際處理系統(tǒng)中進行中試,采用小試確定的配比范圍,進一步調整 PAC 和 PAM 的用量。例如,在污水處理廠的某個處理單元中,按照小試確定的配比范圍進行投加藥劑,觀察處理效果和運行穩(wěn)定性。
監(jiān)測進出水水質指標,如濁度、COD、SS 等,以及污泥的脫水性能等指標。例如,通過測定進出水的濁度變化來評估絮凝效果,如果濁度去除率達到 90% 以上,說明絮凝效果較好;同時觀察污泥的脫水效果,如污泥含水率降低到 80% 以下,說明污泥處理效果較好。
根據中試結果,確定 PAC 和 PAM 配比。例如,如果在中試中發(fā)現(xiàn)當 PAC 投加量為每立方米水 40 克,PAM 投加量為每立方米水 1.2 克時,既能保證出水水質達標,又能使污泥脫水效果良好,那么這個配比可以作為實際生產中的使用比例。
PAC 和 PAM 的配比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,通過小試和中試實驗來確定更好配比,以實現(xiàn)高效、經濟的水處理效果。